擁有深厚的凱爾特與羅馬遺產,見證了中世紀歐洲宗教與政治的發展。是瑞士最古老、最有文化價值的城市之一。
錫永(Sion,德語稱Sitten)是瑞士瓦萊州(Canton of Valais)的首府,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羅納河谷(Rhône Valley)中部,是一座結合歷史與現代的迷人城市。錫永因其悠久的歷史、壯觀的城堡和迷人的葡萄園而聞名,被譽為瑞士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城市特色
1. 歷史悠久
錫永擁有超過7,000年的歷史,是瑞士最古老的持續定居地之一。城市中保留了許多中世紀的遺跡,例如古老的教堂、城堡和石塔。
2. 錫永的地標
瓦萊爾城堡(Valère Basilica):建於12世紀,位於小山丘上,城堡內保存著世界上最古老且仍可使用的管風琴(約建於1390年)。
圖爾比永城堡(Tourbillon Castle):建於13世紀,另一座俯瞰城市的山丘上。雖然現為廢墟,但仍保有壯觀的視野與歷史氛圍。
女巫塔(Tour des Sorciers):一座保存良好的中世紀塔樓,過去曾作為防禦工事和監獄。
3. 葡萄酒文化
錫永位於瑞士的主要葡萄酒產區,盛產高品質的葡萄酒,尤其是著名的白葡萄酒-芳丹酒(Fendant)。
城市周圍的山坡布滿葡萄園,有品酒之旅,瞭解當地的釀酒工藝。
4. 舒適的生活環境
錫永以陽光充足的氣候聞名,每年約有300天的晴天,氣候溫暖宜人。
老城區的街道狹窄,兩側是石板路和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築,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歐洲小鎮氛圍。
錫永在我們瑞士窮遊的旅程中算是「大城」,尤其作為瑞士第三大州瓦萊州的首府,但一般旅遊書介紹的並不多。第二、三次來瑞士都有經過錫永,在車廂內就可以看到在兩個山丘上的城堡,印象深刻。第四次來瑞士,錫永當然列為必訪名單,除了是擁有歷史古蹟建築、博物館的古城,也是酒鄉與冬季活動的基地,雖然這兩項我們不會參與,但一點不損錫永對廣大旅客的吸引力。
由下圖可以看到錫永的景點都集中在老城。老城大概基於防禦需求,幾乎都建在山麓上,所以路窄上下坡,巷弄交錯,可視為經常。如果不爬兩個城堡,錫永市旅遊局地圖摺頁說明,僅需1.5個小時就可走完,當然這不包含費工尋找、參觀景點的時間。我們建議,最少瓦萊城堡要上去,能俯瞰整個城市與羅納河谷地,也能感觸綿綿歷史的印記。


由錫永車站往普蘭塔廣場(Place de la Planta)很簡單,由正前方的車站大道(Avenue de la Gare)直走約10分鐘,然後穿越洛桑街(Rue de Lausanne)的地下道,就可在廣場看到地圖看版,我們可以參考其漫遊路線,雖然道路巷弄沒這麼簡單,但是抓到街名及每個景點說明牌,應能順利達標。我們在文後將逐一介紹各個景點,有兩點建議,如果時間緊迫,可以開車直到圖上右側9~11景點的停車場,能近距欣兩個城堡與葡萄園梯田,再爬高一點也能俯視老城。第二,基本上,到下方14景點南廣場,實無需再返回啟點,可直接返回火車站了。
錫永火車站沒有歐洲火車站的宏偉裝飾,周遭大都是現代化建築。往普蘭塔廣場沿途經過倫帕廣場(Place des Remparts),有一隻可愛的犀牛龍。還有古色古香的瓦萊州檢察官辦公室,洛桑街的地下道牆壁也有裝飾藝術。瑞士是富裕國家,對公共建設會兼顧實用、歷史與景觀。


在老城開始巡禮之前,當然要先拜訪一下觀光辦公室(Office du Tourisme)。如果對付費的導覽、文藝活動、葡萄酒之旅沒有太大興趣,最少可以拿張地圖折頁,會對老城的漫遊有很大的幫助。

1. 普蘭塔廣場(Place de la Planta)
13~19世紀廣場建於錫永城牆下,歷經市集廣場、軍事用途和運動場等多種功能,如今的普蘭塔廣場已成為各種活動的中心。1980年,當廣場下方建造地下停車場時,發現了新石器時代(西元前5千年)的遺跡,考古證明定居的農民在此建立了瑞士最古老的「村莊」之一。
介於法國與瑞士舊聯邦之間的薩伏伊公國(Duchy of Savoy),15世紀擁有「下瓦萊州」(山谷西部的低地), 1475年11月13日在此廣場發生的拉普蘭塔戰役(Battle of la Planta),是由沃爾特·蘇佩爾薩克斯(Walter Supersaxo)主教率領瓦萊軍隊,將薩伏伊軍隊擊敗。戰役後,主教的軍隊繼續向西推進,征服了下瓦萊州,遠至聖莫里斯(St-Maurice),佔領了17座原屬薩伏伊城堡。廣場之名在紀念此役對瑞士聯邦的貢獻。
廣場一側矗立著名為「凱瑟琳」(La Catherine)的雕像,紀念瓦萊州於1815年加入瑞士聯邦。另一側的瓦萊州政府宮殿始建於1838年,需要徹底翻修和升級,以達到抗震、熱力和聲音標準。整個廣場也將翻修,工程預計自2024開工,2028年完工。


2. 蘇佩薩克索之家(Maison Supersaxo)
蘇佩薩克索之家是錫永的一座著名建築,由喬治·蘇佩薩克索(Georges Supersaxo)於16世紀建造。喬治是錫永主教沃爾特·蘇佩薩克索(Walter Supersaxo)的私生子,這座宅邸經常被認為是瓦萊州最美麗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之一。
建築分為兩層,義大利風格的樓梯裝飾以精美的紋章壁畫點綴。一樓展示了一個精細的錫永城市模型。另有一個被稱為「橫樑廳(Salle des Solives)」的房間,建於1602年,目前用作會議室。二樓慶典廳(Salle des fêtes)1776年重新布置,但保留1505年義大利雕刻家雅各比努斯·馬拉克里達(Jacobinus Malacrida)設計的天花板,中心為上色的「耶穌誕生」雕飾。四角有小型玫瑰花飾裝飾,並附有喬治·蘇佩薩克索的家族紋章。目前用於市政府財務檢查和經濟推廣辦公室。建築的部分區域改建為餐廳,目前由錫永市民階層(Bourgeoisie de Sion)管理。
我們星期天造訪時不得其門而入,只能拍攝門廊的裝飾與照片。


3. 聖西奧杜爾教堂(Eglise St-Théodule)
紅衣主教馬蒂厄·希納(Mathieu Schiner)為紀念16世紀瓦萊州第一位主教(4世紀)聖西奧杜爾(Saint Theodule)建造了這座教堂。擁有精美的石雕、尖拱窗和華麗的裝飾,展現了16世紀宗教建築的藝術高峰。該遺址在羅馬時代是溫泉浴場的所在,隨後從5~8世紀成為墓地。從9~12世紀,又建成一座地下教堂,朝聖者蜂擁而至,瞻仰聖西奧杜爾的遺物。教堂在12世紀到15世紀末經歷多次擴建,逐漸形成今日的規模。。

4. 格拉里爾聖母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u Glarier)
自15世紀以來,大教堂一直是錫永文化景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Notre-Dame du Glarier」翻譯過來就是「冰川聖母」,反映其崇高的地位,俯瞰著城鎮、周圍的山谷與雪山。教堂最初是作為主教官邸建造的,後來於1968年被教皇保羅六世提升為大教堂。
格拉里爾聖母大教堂的建築風格確實令人驚嘆,將不同時期的元素融合成和諧的結構。外觀展現出羅馬式特徵,具有半圓形拱門和厚牆,而內部則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哥德式影響,如拱形天花板和尖拱門。羅馬式地下教堂的建造歷史可追溯至 11 世紀。雄偉的鐘樓可追溯至12世紀。該建築後來因戰爭和火災部分被摧毀,於16世紀以哥德式風格重建。


5. 女巫塔Tour des Sorciers
女巫塔是錫永人民心中非常珍視的當地地標,是曾經環繞城鎮的城牆的主要遺跡。它於 14 世紀作為防禦塔而建,並增加了城牆的角度,隨後被改建為監獄並配有屋頂。它的名字讓人想起15至18世紀女巫的審判。在塔內的司法大廳中,參觀者仍然可以看到用於「審問」罪犯的斯特帕多酷刑工具的痕跡。
錫永的女巫塔是在最後一段城牆折除後倖存的僅有的兩座塔樓之一,始建於14世紀,位於圍牆的西北角,當時稱為圓塔;有三個樓層都設有射箭孔,平的屋頂呈鋸齒狀結構;塔前還有16世紀建的溝渠,下半葉塔樓加蓋了屋頂,可能在同時興建了監獄。1753年,監獄進行了改建,在原來的塔樓上增加了樓梯塔樓以及包括新走廊在內的附屬建築。除了地牢外,還設立了一間酷刑室。1883年城牆折除後成為歷史古蹟。19世紀初開始稱為「女巫塔」,似乎影射中古時的女巫審判。現今塔內的審訊室還展出審問罪犯的斯特帕多酷刑工具的痕跡

6. 大橋街(Rue du Grand-Pont)
大橋街是錫永的一條歷史悠久的主要街道,其名稱來自於昔日一座位於市政廳前橫跨錫永河(Sionne)的大橋。錫永河由北向南穿過整座城市, 18~19世紀期間,河流以混凝土板加蓋。1788年的大火重創了鍚永,大橋街上的許多建築被重新修建,形成了今天的街道風貌。重要建築如安比耶爾之家(Maison Ambuel)、穀物交易所(La Grenette)、瓦萊州議會(Grand Conseil)等。每週五,這條街道舉辦熱鬧的市集,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了購物與社交的機會,讓大橋街重現昔日的繁忙景象。

7. 市政廳(Hôtel de Ville)
17世紀期間,錫永市民逐漸從主教手中接管了世俗權力,並建造了這座精美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作為他們權威的標誌。其鐘樓設有天文鐘。建築的木製品(雕刻門)和鐵飾(石像鬼和鎖)見證了建造該建築的工匠的專業知識。

8. 馬若里與維多姆納特城堡(Majorie and Vidomnat Castle)
馬若里城堡(Château de la Majorie)與維多姆內城堡(Vidomnat)是瓦萊州錫永的重要歷史建築群,承載了該地區中世紀至現代的行政、宗教與文化發展史。這兩座建築最初由軍政長官(Major)與主教法官(Vidomne)使用,他們是協助主教處理行政和司法事務的重要官員。馬若里城堡於14世紀成為主教的住所,並在其中的一間大廳舉行瓦萊州議會(la Diète),這是瓦萊州的早期議會和政府機構所在地。
城堡曾在1529年與1788年的兩次大火中被毀,隨後進行重建。1840年,城堡被改建為軍營,作為防禦用途的一部分。自1946年起,整個建築群被用作瓦萊藝術博物館(Musée d’art du Valais),展出該地區的藝術和文化遺產。
馬若里隧道是一條具有古老氛圍的步行通道。隧道兩側由堅固的石牆包圍,散發著中世紀的莊嚴氣息,通向馬若里廣場。樓梯通道連接馬若里廣場和城堡腳下的區域,從聖西奧杜爾(St-Théodule)雕像所在的位置開始向上延伸。終點是馬若里城堡基部,為遊客提供通往城堡內部的入口。
在從圖爾比永城堡到馬若里城堡岩石山脊上城牆的中間位置上,矗立著一座防禦塔,稱為犬塔(tour du Chien)。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14 世紀。



9. 圖爾比永城堡(Tourbillon Castle)
圖爾比永城堡由錫永主教邦尼法斯·德·沙朗特(Boniface de Challant) 於1290年前後建造,其後由他的繼任者完成,作為宗教與軍事的要塞,目的在加強對錫永及其周邊地區的控制。1417年的拉羅涅戰爭(guerres de Rarogne)期間,城堡遭到縱火和破壞。其後,威廉六世主教(Bishop William VI of Rarogne)在15世紀中期進行了重建,恢復了城堡的結構,使其外觀保持至18世紀末。
圖爾比永城堡曾作為主教的夏季居所,主教通常居住在馬若里城堡。由於地理位置不便,該城堡逐漸喪失戰略價值。1788年5月25日,一場摧毀了錫永1/3城鎮的大火,也燒毀了城堡,未再重建。直到1960年代,城堡進行了修復,恢復了其作為文化遺址的風貌。
我們因為時間關係,只爬到半山腰就退回,選擇參觀瓦萊爾城堡。


10. 瓦萊爾城堡(Château de Valère)
瓦萊爾城堡位於錫永的瓦萊爾山丘(Colline de Valère),是瓦萊州最具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地標之一。這座建築群融合了中世紀的宗教、建築和文化元素,至今仍是歷史愛好者和旅客的熱門目的地。
1049年,瓦萊爾山丘由主教割讓給大教堂教士團(Chapitre cathédral),成為他們的居所。此堡壘教堂12世紀開始建設,於13世紀完成。教堂結合了羅馬式與哥德式建築風格。教堂保留了半圓形後殿(apse)和裝飾華麗的柱頭(chapiteaux)、哥德式唱詩班席(chœur):13世紀重建時以哥德式風格修復,並加入了華麗的設計。建於 1435年,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仍可演奏的管風琴之一,為教堂的主要吸引點。極為罕見的中世紀結構-聖壇屏(Jubé)也完整保存,將唱詩班席與中殿分隔開來。城堡保留了大量12世紀至13世紀的防禦性建築遺跡,體現了其作為宗教堡壘的角色。19世紀末,部份建築修復轉為瓦萊州歷史博物館(Musée d’Histoire du Valais),
1987年,瓦萊爾教堂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提升為小聖殿(Basilique Mineure),確立其在宗教上的重要地位。




11. 葡萄園梯田(Vignoble en terrasses)
瓦萊州的錫永地區擁有悠久的葡萄種植歷史,最近的考古發現更將這一傳統追溯至羅馬時代之前,使其成為歐洲葡萄酒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如今,錫永擁有約500公頃的葡萄園,是瓦萊州第二大葡萄酒產區,不僅是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
錫永的葡萄園以其獨特的梯田形式聞名,這些梯田由古老的乾石牆(murs en pierres sèches)支撐,部分石牆已有數百年歷史。這種梯田設計不僅最大化地利用了土地資源,還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展現了當地人對地形的巧妙利用與環境保護的智慧。
錫永的多樣化地形與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葡萄品種,其中四大「特級園」(Grands Crus)尤為著名:
- Fendant:瓦萊州白葡萄酒的經典代表,清新爽口。
- Ermitage:濃郁的白葡萄酒,風味獨特。
- Dôle:經典的紅葡萄酒混釀,口感豐富。
- Syrah:香氣濃郁的紅葡萄酒,深受喜愛。
此外,Petite Arvine 作為當地明星品種,也備受釀酒師推崇。錫永的葡萄園不僅是葡萄酒愛好者的天堂,也成為文化旅遊的熱門目的地。遊客可以參觀酒莊、漫步葡萄園,親身體驗這片風土所孕育的獨特魅力。
錫永的梯田葡萄園不僅是瓦萊州的文化與自然瑰寶,更見證了該地區悠久的葡萄種植傳統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

12. 劇院廣場(Place du Théâtre)
19世紀初,耶穌會在此建立了一座學院和一座教堂,即耶穌會教堂(Église des Jésuites),又稱為聖三一教堂(Église de la Trinité)或學院教堂(Église du Collège)。目前教堂已轉變為一座音樂廳,專門用於舉辦文化和音樂活動。

13. 瞭望塔(Tour du Guet)
瞭望塔建於13世紀,是錫永古城牆的一部分,也是當時城市防禦系統重要的一部份,用於觀察和守衛城市周邊。該塔標誌著中世紀錫永的「製革區」(Quartier des Tanneries)的起點。該區位於城市下方,靠近錫永河(Sionne),得益於豐富的水源,吸引了許多製革工匠在此定居與工作。在塔附近可以看到錫永河,大橋街加蓋後,於此地露天流淌,增添了這片區域的自然美感。

14. 南廣場(Place du Midi)
「du Midi」的意思是「南方」,反映其陽光明媚的性格,使其成為貿易活動的理想地點,廣場是在13 ~ 19世紀中葉拆除錫永最後一段城牆時建造的。城牆邊的溝渠被填平,為城市提供了新的空間。地面上的灰色鋪地還留有城牆的輪廓。廣場不僅僅是瑞士瓦萊州首府錫永市中心的一個廣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心,完美地體現了這座城市豐富的歷史和當代文化。從歷史悠久的建築到熙熙攘攘的市場和節日,南廣場為遊客提供了真實的錫永生活品味。

15. 政府宮(Palais du Gouvernement)
位於錫永中心的 政府宮 是瓦萊州的政治中心,其建於1838年,建材取自拆除城牆的石料。這座建築坐落於普蘭塔廣場,以其三翼對稱的立面風格,呈現出典型的錫永建築風格,簡潔大氣。建築的三角形山牆上裝飾著瓦萊州的徽章,象徵著這裡是瓦萊州權力的象徵。
起初,這座建築在1850年代之前曾是一座聖烏蘇拉女修會(Ursulines)的修道院。如今,政府宮是瓦萊州政府(Conseil d’Etat)和州秘書處(Chancellerie d’Etat)的所在地,因此得名「政府宮」。

16. 舊監獄(Le Pénitencier)
舊監獄是瓦萊州博物館群(Musées cantonaux du Valais)的一部分,現已成為一個臨時展覽中心。該建築曾在1913年至1997年間作為監獄使用,並在其改造後,於2000年開始作為瓦萊州藝術、歷史與自然博物館的臨時展覽場地。
我們到時正展出「瓦萊瓦利斯聲音系統」(Valais Wallis Sound System),是一項探索聲音藝術和文化的特別活動,展示了瓦萊州聲音的特質,結合歷史與創新,為參觀者帶來一場感官與文化的雙重盛宴。
展覽以創新的音響裝置和多媒體藝術為特色,展示聲音如何影響歷史、文化和空間的理解。設備包括傳統音響系統與現代聲音技術的融合。探索瓦萊州的自然聲景,包括阿爾卑斯山脈的回聲、河流的流水聲以及鄉村的環境音效,讓參觀者沉浸於地方特色的聲音世界。

17 耶穌會教堂(Église des Jésuites)
此教堂是一座具有簡約風格和深厚歷史意義的宗教建築,完工於1815年,由當地建築師尚-約瑟夫·安登瑪坦(Jean-Joseph Andenmatten)設計。屬於耶穌會學院(Collège des Jésuites)的一部分,見證了耶穌會士從17~19世紀中葉在錫永的教育使命。
教堂的正面設計簡潔,採用拱形裝飾和樸實的線條,表現出低調的巴洛克風格。大門上方有一個小型遮雨棚(auvent),為入口提供了實用的保護。鐘樓頂部設有一個帶有燈籠形狀的穹頂(coupole à lantern),為建築增添了一抹優雅的宗教氣息。

18. 諸聖堂 (Chapelle de Tous-les-Saints)
位於錫永的所有聖人禮拜堂是一座建於1325年的羅馬式建築,由當時的錫永詩班長及大教堂教士托馬斯·德·布蘭德拉特(Thomas de Blandrate)創建,專門供奉所有聖人,成為宗教崇拜的重要場所。教堂的外立面以裸露的石材建造,呈現出簡約而莊嚴的美感,入口上方裝飾有一座精美的十字架,突顯了宗教的神聖性。其石板屋頂上矗立著一座四方形小鐘樓,鐘樓設有雙聯窗,並覆蓋著金字塔形石製屋頂,展現出當時建築工藝的精湛。

19. 穀物交易所(La Grenette)
穀物交易所是由瓦萊州建築師埃米爾·維洛德(Émile Vuilloud)於1866年至1869年間設計建造的一座帶有柱廊的建築。這座建築的設計初衷是作為錫永的穀物市場,提供一個遮風避雨的交易場所。建築正面有一個寬敞的門廊,由高大的花崗岩柱支撐,具有古羅馬設計的建築元素。頂部裝飾著一座小亭子(pavillon),其上有一個帶金屬風向標,展現了19世紀建築的典型風貌。如今,穀物交易所作為錫永市中心的一部分,不僅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也成為市民和遊客的聚集地。
近年來,穀物交易所歷史古蹟轉變成錫永當代文化景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為該市的旅遊局所在地,也是舉辦音樂會、展覽和節日慶典等各種活動的場所。一樓展示當地工匠手工的藝品,二樓則輪流舉辦藝術展覽。遊客進入不需門票,但特展則需現場或線上購票。
20. 獅子噴泉(Fontaine du Lion)
獅子噴泉 建於1610年,由雕塑家彼得和漢斯·斯圖德兄弟(Peter et Hans Studer)為錫永的市民階層(Bourgeoisie de Sion)所建,是錫永的標誌性歷史景觀之一。噴泉的中心是一根柱子,柱頂的獅子昂首而立,手持錫永的城市徽章,象徵著力量與守護。水池設計精美,既展現了17世紀的工藝水平,也承載了幾個世紀以來的城市文化。

錫永機場(Sion Airport, Aéroport de Sion) 我們由瓦萊爾城堡往西偏南望去,就可看到跑道全長兩公里的錫永機場。平地稀有的瑞士建立機場並不容易,1935年是為軍事用途,隨後逐漸開放民用。可通航支線客機、私人公務機、遊覽直升機及滑翔機。由於離鍚永市區僅兩公里,有鐵公路接駁。對於歐洲與國內的商務旅客、旅遊業以及私人航空的需求,特別是滑雪旺季時,是進出策馬特(Zermatt)、韋比耶(Verbier)、克萊恩-蒙塔納(Crans-Montana)等滑雪勝地的理想門戶。

結語
若是有機會沿著隆河峽谷在瓦萊州漫遊,錫永絕對是不容錯過的景點。這座城市不僅是瓦萊州的文化與歷史中心,更是通往阿爾卑斯山脈的門戶,無論是探索古老的城堡、品味當地美酒,還是感受陽光普照的溫暖氛圍,錫永都能為旅程增添一抹獨特的色彩。無論是短暫停留還是深入探訪,這座城市都將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自然風光,為每一位旅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