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蒂斯峰(Säntis)-遠眺6國壯麗景色

登臨森蒂斯峰,極目遠眺,六國風光盡收眼底。古語有云:「登高望遠,心曠神怡。」

一、簡要介紹

1. 森蒂斯峰的位置

森蒂斯峰(Säntis)坐落於瑞士東部,其主峰隸屬於外亞本塞州(Appenzell Ausserrhoden),但整片山域橫跨內亞本塞州(Appenzell Innerrhoden)與聖加侖州(St. Gallen)。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森蒂斯峰與博登湖(Bodensee)之間隔著聖加侖與亞本塞的淺山地區,而山後則是托根堡(Toggenburg)山谷。儘管交通條件稍顯不便,但森蒂斯峰在博登湖地區獨具一格,宛如「金雞獨立」,氣勢非凡。

2. 森蒂斯峰的交通

森蒂斯峰的交通無論由蘇黎世、聖加侖出發都要換好幾趟車,不過瑞士火車準時銜接無縫,並不費事。各路到達施瓦加爾普(Schwägalp)後,換乘每半小時一班的纜車前往森蒂斯峰。我們借由國營SBB App 的排程介紹如下:

(1) 蘇黎世=>戈紹(Gossau)=>烏爾奈什(Urnäsch)=>巴士791=>施瓦加爾普

(2) 蘇黎世=>拉珀斯維維爾(Rapperswil)=>瓦特維爾(Wattwil)=>內勞斯(Nesslau)=>巴士792=>施瓦加爾普

(3) 聖加侖=>黑里紹(Herisau)=>烏爾奈什(Urnäsch)=>巴士791=>施瓦加爾普

(4) 聖加侖=>內勞斯(Nesslau)=>巴士792=>施瓦加爾普

從蘇黎世出發,排程(1)是每小時都有一班到戈紹的快車,標準軌主線車速快,所以繞路仍能在約2小時半登頂。排程(2)是上午10點後,每小時也有經拉珀斯維維爾、瓦特維爾的轉車路線,因為都是窄軌,車速較慢,需在內勞斯換乘巴士792,全程2小時45分鐘。

從聖加侖出發,最快的是排程(3),全程1小時26分;排程(4)是火車可直達內勞斯,只需換一趟巴士,但路程繞得很遠,要2小時13分才到峰頂。

蘇黎世當天來回的朋友,建議早上採排程(1)去、下午採排程(2)回,傍晚可以在拉珀斯維維爾下車一遊,這是我們最喜歡的小鎮。聖加侖出發則建議採排程(3)節省時間,下午去亞本塞村,再搭沿途風景如畫的S21直通線回聖加侖。

3. 森蒂斯峰的名望

森蒂斯峰的名片就是能鳥瞰六國風光。其峰頂只有海拔2502公尺,在瑞士眾多4千、3千公尺的群峰中,根本入不了排行榜。但重點是,比起週遭地形其突出高度(Topographic Prominence)卻有2,021公尺,傲然聳立於博登湖地區,也因此能造就360度觀景的及建立氣象台的卓絕條件。政府第一個氣象站建於1882年,纜車則於1935開通,但鐵路始終沒有拉過來,接駁公車班次不足,附近城鎮的名氣也不能與中瑞士相比,使其旅遊條件受到一些侷限。不過森蒂斯纜車的起點-施瓦加爾普(Schwägalp)山口全年都可以安全通行,道路維護良好;除了旅館與餐廳設施、山頂步道與全景露台,也增加了互動展覽-冒險世界,提供老少咸宜的氣象知識與歷史資訊。另外搭配的滿月、日出遊覽等活動,自然探索公園與多條步道的健行;與積極的纜車更新計畫,都在提昇森蒂斯峰的旅遊資源,增加對旅客的吸引力。

二、森蒂斯峰覽勝

1. 森蒂斯峰的人氣

我們從聖加侖一早出發,穿越亞本塞州的田野與鄉村,景色幽靜美麗。烏爾奈什是此段鐵路的最後一站,我們跟著大家走到鐵路盡頭看到站后等候的郵政巴士,幾乎火車下來的人全都擠上來,在我們瑞士旅程中算是少見的人氣王。依據森蒂斯峰官網,每年登峰的旅客達40萬人次,雖然不能與眾多國際團客青睞的少女峰(100萬人次)相比,但以其所處的位置與宣傳強度,且很難看到東方的遊客,能夠有這樣的客量,顯見森蒂斯峰在瑞士本地人心目中的份量。

從烏爾奈什出發,最初沿著烏爾奈什河行駛,經過傳統的亞本塞農場,穿過丘陵景觀。自史坦弗魯(Steinfluh) 出發,道路變得陡峭,郵政巴士通過髮夾彎到達施瓦加爾普。

2. 施瓦加爾普山谷車站與森蒂斯旅館

森蒂斯景區可分為兩個部份,施瓦加爾普山谷與森蒂斯山峰。施瓦加爾普山谷站主要是森蒂斯三星旅館、餐廳、商店與纜車站的共構大樓,旅館check in在二樓,其他購票、換票、購物、餐飲、纜車入口都在一樓,整個接待大廳很有現代感。與其他景點稍有不同的是,郵政巴士到達與纜車出發時間並不銜接,大概留給旅客一點逛街的時間。

3. 森蒂斯纜車

施瓦加爾普到森蒂斯的纜車(Luftseilbahn Schwägalp–Säntis, LSS),由施瓦加爾普山谷站(Lower station Schwägalp)到森蒂斯山峰站(Summit station Säntisgipfel),纜線長2,307公尺、高低差1,123公尺,全程只需10分鐘,每30分鐘一班。此纜車線始建於1933年,兩年後通車,與此同時,由烏爾奈什至施瓦加爾普的公路也同時完成。至於1886年就提出的直達峰的頂齒輪火車案,則始終沒有起步。纜車箱開始時可容納35人,1976年重建增為100人; 2000年,購買了新的干擾藍、綠色(Interference Blue、Green)纜車車廂,加裝暖氣、音響系統和大型觀景窗等現代化設施;不過原紅色車廂現在仍在使用。

2公里多的纜車道只有兩個支撐鋼架,從下往上算的第一個支撐柱,架在懸崖邊,從照片上可以看到一面垂直的峭壁,稱為森蒂斯牆(Säntiswand)。每年瑞士國慶(8月1日),這裡會架起超大的瑞士國旗。2008年民間公司發想製成120´120公尺的瑞士國旗納入金氏世界記錄,但以色列搶先一步在沙漠中展示大五倍的國旗。隔年,森蒂斯纜車公司在國慶時將這面瑞士國旗架在森蒂斯牆,但晚上就被強風撕裂。從2015年,森蒂斯纜車80年週慶,公司將國旗長寬定置在80公尺,每年國慶日展出,視天候維持1~2天,這面瑞士最大的國旗搭配經過的干擾藍纜車,成為森蒂斯的代言照片。因為沒有釋出版權,無法在此轉發,但可以輕易的在Google搜尋上找到。

第二個支撐柱(Haltestelle Stütze II)則可以應遊客要求下車,我們上行時就有穿著整套雪地裝備的年青人下了纜車,照片顯示纜車離開後,已迅即沿著樓梯往下爬,但下面雪地卻看不到步道的蹤跡。若不坐纜車往上爬要三個鐘頭以上,在此下車只剩1/4的路程,但也是最困難的部份。我們下行時就看到登山客在雪地拉著鐵索向上爬,實在令人欽佩。此山路從6月中旬到10月底左右開放,還取決於當天的雪情和天氣狀況。從11月起,安全繩拆除,步道關閉。

森蒂斯山峰站是與冒險世界、餐廳、電訊塔共構的大型建築,瑞士不乏很多在山頂的類案,加上纜車或索道,不能不佩服瑞士卓絕的工程能量,非一般小國可以祈及。

4. 森蒂斯峰覽勝規劃

最簡登頂的方式,是下了纜車直接搭電梯到峰頂觀景台。我們決定由右側經過短隧道與玻璃廊道,到達山間賓館(Berggasthaus),再爬上氣象台與觀景台,由於剛下完雪,上樓梯可是有點如履薄冰,戰戰競競。到達觀景瀏覽群山后,再循樓梯往下層走,經過冒險互動世界及餐廳,回到峰頂纜車站大廳。

5. 山間賓館 (Berggasthaus Alter Säntis)

1846年5月3日,35歲的Jakob Dorig (Schribes Jock)開始在上森蒂斯山建造一個簡單的避難所,從而開創了他們山地美食的歷史。現在第五代人仍竭盡全力為森蒂斯峰的客人提供服務。不過這間供食宿的飯店只有夏季營運。

6. 氣象台

1879年在羅馬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氣像大會通過決議,要求瑞士建置一座高山氣象台。1881年成立的瑞士中央氣象局首任局長,選擇了森蒂斯峰,取其特殊的位置與到達的容易度。1882年,氣象設備架在山間賓館的屋頂開始運作。1887年,透過民間捐助,氣象台建在峰頂,並開鑿隧道聯結。1935年纜車、電力都開通;,1969測候站自動化。

我們從山間賓館爬上氣象台,雪況雖不嚴重,但階梯仍需剷雪留出一半供人行走,由於路滑及與人錯身時,仍須把緊欄杆。測候裝備有許多暴露在外,不過主要還是在木屋裡,裡面有隧道直通森蒂斯塔,以備大雪時工作人員的進出。由於氣象台與觀景台在一起,也成為很多人拍照的背景。

7. 360度觀景台

其實在爬上觀景台的小徑時,就已能欣賞阿爾卑斯山景。頂峰上有360度的觀景平台,可以眺望周圍起伏的山峰、博登湖區。森蒂斯山峰的重點宣傳是天氣晴朗時,可以欣賞到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和瑞士的壯麗景色。我們上山時天氣算是不錯,但觀景台的圖示牌已經刮痕遍佈,又加上覆雪,根本看不清。只能先照相留存,事后比對。

8. 電訊發射台與森蒂斯塔

進入廿世紀,森蒂斯峰的功能除了測候台外,還負責瑞士中部、東北部的電訊發射、通訊的功能,從廣播、類比到數位電視到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服務。所以峰頂大樓不斷整合增建。其中1999年建置高123.5公尺的森蒂斯塔,等於是森蒂斯的名片。主要是是瑞士電信的電訊發射站,由於卓絕的位置,其信號不僅還遠達德國、奧地利和法國阿爾薩斯(Alsace)部分地區。在類比電視時代,即使在遙遠的斯圖加特和慕尼黑等城市,也可以透過屋頂天線觀看瑞士電視。從電波發射的角度看,森蒂斯位置得天獨厚,確實能君臨數國。其旁是黃色四方型的微波站,原來的天線直接暴露在外,冬季經常結冰,因此以聚氨酯(PU)罩屏蔽做為保護。這兩個電訊裝置在2010年都加上研究閃電的裝置,因為電訊塔每年遭受超過100次的雷擊。2021年研究還擴及用雷射光引導閃電的實驗。其實電訊發射設備還有纜車站兩旁具有很多黃色圓型凸起玻璃纖維罩的建築,也安置瑞士電信眾多的發射機。如要要參觀森蒂斯塔與氣象台可以付費預約,由導遊帶領方可入內參訪。

觀景台與森蒂斯塔基本上是兩個山頭,由於雪地難行,我們選擇直接進入綜合大樓。

9. 山頂探索的世界(Worlds to discover on the summit)

我們由觀景台進入綜合大樓,通往探索的世界的玻璃廊道,牆壁上都貼著雪花的照片,預告知識之旅的開啟。

2021年才建成的體驗世界互動展廳,原名為「天氣山」(Säntis-der Wetterberg),因為是名符其實的氣象記錄之山,多年來收集到的峰值令人印象深刻:有記錄的最低溫是1905年的 -32 度,最高溫是2019年的21度。1999 年最高風速230公里/小時;年積雪深度達11 公尺;每年有300天白雪覆蓋;年降雨量284厘米,為低地地區的兩倍以上。是瑞士最潮濕的地方。但陽光平均每年照射 1,800 小時,比常受大霧困擾的中部地區多出約 300 小時。

也因為這裡的氣候很惡劣,時有雨雪、強風與亂流,遊客若無法觀景,可在探索世界裡瞭解有關風和天氣、雪和冰的有趣事實以及纜車的歷史。若仔細觀摹耗個半天也不成問題。這是瑞士各地觀光單位體貼的設想,官網都有下雨可以做什麼的導引。

體驗世界有四個主題,分別是森蒂斯氣候山、冰雪世界、地質和纜車歷史的資訊。

(1)森蒂斯-氣象山:可以瞭解全球氣候和極端天氣,還創造屬於自己的龍捲風!

(2)森蒂斯-冰雪世界:這裡強調與冰雪萬物的奇妙邂逅。瞭解「天空的寶石」-從雪晶到冰川。

(3)森蒂斯-地質學: 130 年前,著名地質學家阿爾伯特·海姆 (Albert Heim)宣稱森蒂斯山脈是「全球地質上最有趣的山脈」。從這裡可以探索森蒂斯岩石與化石的迷人體驗。

(4)森蒂斯-歷史

沿著樓梯的「森蒂斯-歷史」畫廊展示了森蒂斯纜車歷史上的里程碑和難忘時刻—從開創性的想法和第一個建設工程到2019年的災難性雪崩事故以及現代旅遊、酒店和纜車運營。一段跨越90年的迷人旅程。

2019年1月10日,阿爾卑斯山區大雪,森蒂斯的雪崩致2015年施瓦加爾卑新建酒店的一部分受損。13日夜間的第二次雪崩,損壞了纜車線第一支柱,營運停止近4個月。

10. 綜合大樓

綜合大樓裡面還有大型餐廳,3樓有全景餐廳、2樓有露臺(Terrassen)餐廳;除了觀景窗外,也有觀景平台,可惜有一側因積雪關閉。

三、真的可以瀏覽六國風光?

根據探索世界裡的互動式說明螢幕,介紹了能看得到的各國標誌性名山,及各方位的山系;與迎客大廳玻璃上的山脈圖解比對,才能做出比對與識別。

依照冒險世界的互動說明,各國標誌性名山如下:

如果把各標誌名山放在地形圖上,就可瞭解到為何森蒂斯峰可以號稱看到六國景色。奧地利與列支敦士登的邊界距離很近;祖格峰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邊緣,為德國第一高峰,看到不意外;大球山是法國大東部地區佛日山脈(Vosges)最高的山,雖然不高,中間沒有高山阻隔,只是距離有點遠,稍微模糊。比較難得的是,能夠越過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看到義大利的迪斯格拉齊亞山,雖然冒個尖,也算幸運了。

我們在聖加侖地區,每天都有下雨機率,挑了稍好一點的日子上山,可以看到低空雲系仍然茂盛,但不影響遠處山脈,已屬萬幸。經瞭解方位後,約略比對出各國標誌山的位置,以下是各方位的實景比照圖:

1. 往北望:

我們是從森蒂斯峰的北面搭纜車上來,所以在纜車上就可以看到內、外亞本塞州、聖加侖州起伏的丘陵、波登湖與對岸德國的領土。

2. 往東北望:

可以看到德國的最高山祖格峰(Zugspitze, 2,962m),位於德國巴伐利亞邦,奧地利邊境附近,距離蒂斯峰125公里,有點模糊。右邊是奧地利拉蒂孔(Rätikon)地區最高的山謝薩普拉納山(Schesaplana),是瑞士格勞賓登州與奧地利福拉爾貝格州((Vorarlberg)的界山,距離蒂斯峰只有35公里,所以看得比較清楚。

3. 往南望:

往南望,右下方近在咫尺的是托根堡(Toggenburg)山谷,這是一個肥沃的山谷,約長45公里;有幾段纜車及步道,包括前往森蒂斯峰的步道。山谷上方是擁有7座連續皺摺山峰的休菲爾斯滕山脈(Churfirsten),位於托根堡和瓦倫湖之間,也是登山客的最愛。

4. 往東南望:

左邊是距離28公里的列支敦士登公國最高山峰格勞斯皮茨山(Grauspitz , 2,599 m);中間是距離113公里的義大利迪斯格拉齊亞山(Monte Disgrazia, 3,678 m),此山已靠近義瑞邊界,距離瑞士南部大城聖莫立茨僅20公里,旁邊兩個山峰,德爾峰(Piz d‘Err)與卡蘭達山的哈爾登施泰納峰(Haldensteiner Calanda)都在瑞士境內。也就是說,隔著瑞士阿爾卑斯山,難得有個縫隙看到義大利的山,但終究相隔一百公里以上,中間都晴朗的機率委實不大,今天該區可能有雲蓋住,山頭就不是很明顯。

5. 往西南望:

托迪(Tödi)是格拉魯斯阿爾卑斯山脈(Glarus Alps)的最高山峰。其頂峰標誌著瑞士格拉魯斯州和格勞賓登州之間的邊界。芬斯特拉峰(Finsteraarhorn)是阿爾卑斯山伯恩區最高也是最突出的山峰,但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比起同區的少女峰就顯為人知。鐵力士與少女峰則是名聞遐邇的瑞士旅遊勝地,天氣狀況好連旁邊的僧侶峰、艾格峰都能看得清楚。

6. 往西望:

也是能清楚辨識出琉森湖有名的皮拉圖斯山與瑞吉山。

7. 往西北望:

大球山(Grand Ballon)是法國大東部地區佛日山脈(Vosges)最高的山,但只有海拔1423公尺,與森蒂斯峰相距184公里,中間大都是淺山區。此方向低雲很多,距離又遠,比照方位卻無法辨識山頭,是今天的遺球之憾。

四、施瓦加爾普(Schwägalp)

施瓦加爾普是森蒂斯纜車的啟發站,我們因時程規劃沒有停留就搭巴士離開了。其實若有時間,可以造訪纜車站對面建於1996年的阿爾卑乳酪工廠(Alpine cheese factory)。每年5月到9月的夏季,農民會將阿爾卑斯牛奶運送到乳酪工廠,加工成精美的施瓦加爾普乳酪,其餘的則用於製作瑞克雷(Raclette)乳酪、奶油、穆奇利(Mutschli) 乳酪與山羊乳酪。大部分的乳酪都銷往批發商,只有在乳酪工廠才能享用這些美味的產品。

如果是騎車、開車或健走的旅客,離纜車站不遠的帕斯霍飯店(Passhöhe restaurant)也是用餐的理想地點,特色是山地經典美食:奶酪火腿、大麥湯和維也納香腸、乳製品土豆餅或簡單的炸肉排。其自製的乾梨餡餅( Slorzifladen)也是店家推薦的甜點。門前就是巴士站,拍到的照片許多重機車,站牌顯示有往烏爾奈什的791與往內勞斯的792。

若是時間充足,施瓦加爾普自然探索公園(NaturErlebnisparks Schwägalp/Säntis)提供了遊客探索地質、觀賞動物、學習新事物、享受大自然的五個主題步道:沼澤(Moor)步道,有高架人行橋通往充滿珍稀動植物的荒野中心;人與環境(Mensch und Umwelt) 步道,介紹永續性生態環境;地質石公園(Geologie-Steinpark)步道,從白堊紀至今,石灰岩、潮灘到大陸漂移與海洋變化,探索桑蒂斯地塊的巨大岩層在1.4億年間的形成;森林(Wald)步道,展示林業與休閒的互惠關連;高山農業(Alpwirtschaft)步道,提供生火烤肉享用午餐。步道都是環形路徑,兩旁排列著插圖豐富的資訊板,適合所有年齡層的旅客來趟探險學習之旅。

11月至3月的冬季,施瓦加爾普的燈籠小徑(Laternliweg)在天黑後點燈。沿著修剪整齊的步道,享受浪漫的氛圍,回到纜車站的餐廳或帕斯霍飯店,來份拉可雷特乾酪或奶酪火鍋就再美好也不過了。

五、結語

森蒂斯峰位於瑞士東部,橫跨外亞本塞州、內亞本塞州與聖加侖州,雖然海拔僅2502公尺,但其突出的地形使其成為博登湖地區的標誌性山峰。森蒂斯峰以其360度的壯麗全景聞名,天氣晴朗時可遠眺瑞士、德國、奧地利、列支敦士登、義大利和法國六國的風光,成為登山愛好者與自然愛好者的必訪之地。

儘管交通稍顯不便,但瑞士高效的鐵路與纜車系統使登頂變得輕鬆。從蘇黎世或聖加侖出發,需換乘火車與巴士抵達施瓦加爾普,再搭乘纜車直達峰頂。纜車全程僅需10分鐘,沿途可欣賞壯麗的山景與森蒂斯峭壁的險峻風光。峰頂設有現代化的綜合大樓,包含觀景台、餐廳、氣象台、電訊塔及互動展覽「冒險世界」,提供豐富的旅遊體驗。

森蒂斯峰不僅是觀景勝地,還擁有悠久的氣象觀測歷史,自1882年起便設有氣象台。峰頂的360度觀景台讓遊客飽覽阿爾卑斯山脈與博登湖的壯麗景色,而「冒險世界」則透過互動展覽介紹氣象、地質與纜車歷史,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此外,施瓦加爾普地區還設有自然探索公園,提供多條主題步道,讓遊客深入瞭解當地生態與地質特色。

森蒂斯峰雖不如少女峰等知名景點般遊客如織,但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豐富的自然景觀使其成為瑞士本地人心目中的瑰寶。每年約40萬人次造訪,見證了其魅力。無論是夏季的健行、冬季的雪景,還是滿月與日出等特殊活動,森蒂斯峰都為遊客提供了難忘的體驗。

總之,森蒂斯峰不僅是一座山峰,更是一個融合自然、歷史與科技的獨特景點。其壯麗的全景、豐富的活動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其成為瑞士東部不可錯過的旅遊目的地。

Facebook

關於我們

我們是熊爺和熊嬤,都曾在大學任教,特別熱愛旅遊,尤其是自由行,除了欣賞美景,也喜歡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與歷史。以前教書時,雖然有寒暑假,但常常因為籌劃不夠周全,留下不少遺憾。如今退休了,終於有時間提前做好功課,讓旅行更加充實。每次旅行回來,我們都會寫一些遊記與朋友分享,大家都鼓勵我們開一個部落格,幫助更多喜歡自助旅行的人。於是,這個名為「帶路熊」的部落格便誕生了。

相關文章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