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女峰地區,兩湖、邁林根周邊都讓人留連忘返!
伯恩高地(Bernese Oberland,德語:Berner Oberland)是瑞士最壯麗的阿爾卑斯山區之一,位於伯恩州(Canton of Bern)南部。這片區域以其雄偉的阿爾卑斯山脈、壯觀的冰川、清澈的湖泊以及如詩如畫的瑞士傳統村莊聞名於世。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伯恩高地都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冬季是滑雪愛好者的天堂,夏季則適合健行、湖泊活動等戶外探險。
此外,伯恩高地擁有瑞士最夢幻的景觀鐵道與登山火車,帶領遊客穿越壯麗的山川與河谷,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最著名的景點莫過於「歐洲之巔」(Top of Europe)- 少女峰(Jungfrau),這座世界級的高山景點早已成為瑞士的象徵,吸引著全球遊客前來朝聖。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伯恩高地都堪稱瑞士旅遊的精華所在,值得細細品味。
行政上,伯恩高地劃分為以下行政區(Amtsbezirk):圖恩(Thun)、下錫默谷(Niedersimmental)、上錫默谷(Obersimmental)、薩嫩(Saanen)、弗魯蒂根(Frutigen)、因特拉肯(Interlaken)和上哈斯利(Oberhasli)。2010年的行政改革之後,伯恩高地合併為四個主要行政區(Verwaltungskreise):(如右下圖)

1. 地理環境
伯恩高地涵蓋了伯恩州的阿爾卑斯山及前阿爾卑斯山區,有很多河流衝擊形成的山谷,與圖恩湖(Thunersee)、布里恩茨湖(Brienzersee),先民聚集成部落並發展為城鎮,下圖是各個山谷與沿湖城鎮的介紹:
(1) 哈斯利山谷(Haslital),有福爾摩斯迷聖地小鎮邁林根(Meiringen),是通往中部阿爾卑山的孔道。;
(2) 呂奇嫩山谷(Lütschental),是通往滑雪小鎮格林德瓦(Grindelwald)及少女峰的重要通道;
(3) 勞特布龍嫩山谷(Lauterbrunnental)有瀑布群的勞特布龍嫩小鎮,也是通往溫根(Wengen)、米倫(Mürren)及雪朗峰(Schilthorn)的必經之路。
(4) 坎德山谷(Kandertal),是通往旅遊小鎮坎德施泰格(Kandersteg),以及經勒奇山隧道(Lötschberg Tunnel)往瓦萊州(Valais)、策馬特(Zermatt) 的重要路線。
(5) 錫默山谷(Simmental),通往渡假小鎮格施塔德(Gstaad),有著名的金色山口列車(GoldenPass Line)連接茵特拉肯(Interlaken)與日內瓦湖的蒙特勒(Montreux)。
(6) 布里恩茨湖(Brienzersee),沿湖有木雕小鎮布里恩茨(Brienz)。
(7) 圖恩湖(Thunersee),沿湖有圖恩(Thun)、施皮茲(Spiez)兩個美麗城鎮。
(8) 兩湖之間的茵特拉肯(Interlaken)是伯恩高地鐵路、公路與山區鐵路交匯處,也是冒險運動起點。
(9) 龍疆湖(Lungernsee),從邁林根出發往琉森,翻過布倫迪山口(Brünig Pass)就會看到的美麗小湖。

修改自https://www.berneroberlandpass.ch/karten/
2. 高地歷史
早在西元前5世紀,伯恩高地已有凱爾特人(Celts)居住,主要是分支赫爾維蒂人(Helvetii)。西元前15年,羅馬帝國征服了瑞士地區,並在此建立了道路與要塞,以維持阿爾卑斯山區的貿易與安全。到了5世紀,日爾曼部落阿勒曼尼人(Alemanni)進入伯恩高地,帶來優勢的德語。12世紀時,受到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的貴族如策林根家族(Zähringen)控制。1273年,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開始統治本區,並對農民與城鎮徵收重稅,引發當地居民的抗爭。1291年,瑞士三個州烏里(Uri)、施維茨(Schwyz)、下瓦爾登(Unterwalden)組成瑞士邦聯,掀起了對抗哈布斯堡的獨立戰爭。伯恩城(Bern)於1353年加入瑞士邦聯,成為日後瑞士最強大的州之一。16世紀宗教改革期間,因特拉肯(Interlaken)和伯恩高地大部分地區改信新教(加爾文主義),但仍有部分地區維持天主教信仰。
1798年,拿破崙入侵瑞士,成立了赫爾維蒂共和國(Helvetic Republic),伯恩高地脫離伯恩州。但1803年,瑞士恢復為聯邦制後,伯恩高地再次成為伯恩州的一部分。19世紀初,歐洲貴族與富裕階層開始前往瑞士旅行,伯恩高地逐漸成為著名的度假勝地。1850年代,隨著鐵路網絡的發展,因特拉肯成為進入阿爾卑斯山的重要門戶。1912年,少女峰鐵路(Jungfraubahn)完工,使遊客能夠輕鬆抵達歐洲最高火車站-少女峰站(Jungfraujoch,海拔3,454米),伯恩高地也因此成為全球聞名的觀光勝地。
內容目錄
Toggle景點介紹
伯恩高地的少女峰自20世紀初鐵路開通以來,便成為瑞士最受矚目的景點之一,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朝聖。儘管有些價格較為低廉的德瑞短期旅行團,僅在茵特拉肯或格林德瓦停留一晚便匆匆離去,但大多數瑞士旅行團仍會將少女峰列為必訪之地。然而,山區天氣變化莫測,按照固定行程前往,遇到濃霧籠罩、視線受阻的「白牆」情況並不少見。此外,單日少女峰鐵路門票的價格相較於多日套票顯得較為昂貴,因此若專程來到伯恩高地卻只選擇少女峰一處遊覽,整體的性價比實在不能算高。
若能將行程擴展至雪朗峰,旅程將會更加豐富多彩。纜車、山地火車、郵政巴士等多樣的交通工具,不僅讓旅途充滿變化,還能順道造訪勞特布龍嫩與米倫兩個如詩如畫的小鎮,充分感受伯恩阿爾卑斯山區的獨特魅力。如果再從格林德瓦搭乘纜車前往菲斯特,並沿著崖邊步道徒步至巴克普湖,欣賞雪山倒映湖中的絕美景色,那麼少女峰區域的遊覽可謂不虛此行。
當然,若將遊覽範圍擴大至兩湖區域,除了圖恩、施皮茲與布里恩茨這三個美麗城鎮外,還有眾多山峰、瀑布、岩洞與城堡值得探索。若進一步將範圍擴展至整個伯恩高地,哈斯利山谷(Haslital)中的小鎮邁林根,以及周邊的山峰、瀑布與峽谷,同樣是不可錯過的必遊之地。
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能忽略格施塔德附近的「冰川3000」。在瑞士國鐵(SBB)每年發布的瑞士旅遊地圖(Travel Switzerland Map)中,冰川3000與少女峰、雪朗峰、鐵力士山、瑞吉山、皮拉圖斯峰等知名景點並列,但其受到的關注與知名度卻遠遠不及。夏季到訪時,在冰川上健行的體驗獨特而難忘,只要時間允許,這個景點絕對不容錯過。

1. 少女峰鞍部(Jungfraujoch)
少女峰-歐洲之巔(Top of Europe)是歐洲最高的火車站,位於海拔3454米。可欣賞壯麗的阿萊奇冰川(Aletsch Glacier)、冰宮以及全景斯芬克斯觀景台(Sphinx-Observatorium),感受冰雪世界的震撼。

2. 雪朗峰(Schilthorn)
海拔2,970米,以007電影《女王密使》聞名,擁有360度旋轉餐廳,可俯瞰艾格峰、僧侶峰和少女峰。伯爾格(Brig)纜車站的驚險刺激的懸崖步道,讓遊客體驗高空漫步。

3. 菲斯特-巴克普湖(First-Bachalpsee)
格林德瓦附近的高山景區,提供懸崖步道、滑翔傘等活動。徒步至巴克普湖,欣賞湖面倒映著雪山的美景。

4. 徐尼格觀景台(Schynige Platte)
這是一座高山植物園,擁有豐富的高山花卉。乘坐懷舊齒輪火車抵達,可俯瞰布里恩茨湖和圖恩湖的壯麗景色。

5. 哈德昆觀景台(Harder Kulm)
茵特拉肯的「本地山」,乘坐纜車僅需10分鐘即可抵達。山頂的觀景台提供俯瞰茵特拉肯和兩湖的絕佳視角。

6. 尼森峰(Niesen)-瑞士金字塔
海拔2,362米,外形如金字塔,可搭乘世界最長的纜索鐵道之一,可欣賞圖恩湖和伯恩高地的全景。

7. 斯托克峰(Stockhorn)
提供360度觀景台,可俯瞰圖恩湖和周圍山脈的壯麗景色,擁有玻璃天空步道,以及湖泊與山景健行路線,適合攀岩與釣魚活動。

8. 圖恩湖城堡群(Lake Thun Castles)
包括施皮茨城堡(Spiez Castle)、圖恩城堡(Thun Castle)、洪伊格城堡(Hünegg Castle) 和 奧伯霍芬城堡(Oberhofen Castle),融合歷史與湖景。

9. 聖貝亞圖斯洞穴(St Beatus Caves)
壯觀的石灰岩洞穴,擁有地下河、鐘乳石與石筍。洞穴內設有照明步道和博物館。

10. 尼德峰(Niederhorn)
位於圖恩湖畔,是健行、滑翔傘與觀賞野生動物的理想地點。山頂可欣賞圖恩湖與少女峰群山。

11. 吉斯巴赫瀑布(Giessbach Falls)
壯觀的瀑布自山間落入布里恩茨湖,可搭乘歷史悠久的吉斯巴赫鐵道前往,附近有美麗、歷史悠久的吉斯巴赫大飯店。

12. 布里恩茨羅特峰(Brienzer Rothorn)
瑞士最後一條蒸汽齒軌火車通往山頂,提供絕佳的阿爾卑斯山景與壯觀的湖泊景觀。

13. 阿爾卑斯塔(Alpen tower)
位於哈斯利山區(Hasliberg),適合家庭度假,擁有壯觀的少女峰全景視角與滑雪場。

14. 阿勒峽谷(Aareschlucht)
長達1.4公里的狹窄峽谷,由冰川水切割而成,擁有清澈的河水和壯觀的岩壁,適合徒步和探險。

15. 蓋爾默鐵道(Gelmerbahn)
歐洲最陡的開放式齒軌鐵道(最大坡度106%),通往壯麗的蓋爾默湖(Gelmersee),適合喜愛刺激體驗的旅客。

16. 萊辛巴赫瀑布(Reichenbach Falls)
因福爾摩斯小說「最後一案」而聞名,瀑布氣勢磅礴,周圍環境優美,適合徒步和攝影。

市鎮介紹
伯恩高地(Bernese Oberland)擁有瑞士最迷人的湖泊、山谷與阿爾卑斯村莊,每個城鎮都有其獨特的風景與特色。以下是這些城鎮的介紹:

1. 因特拉肯(Interlaken)
位於圖恩湖(Lake Thun)與布里恩茨湖(Lake Brienz)之間,名字意為「湖之間」,是通往少女峰地區的門戶。小鎮被阿爾卑斯山環繞,擁有壯麗的山景和湖泊風光,適合徒步、滑翔傘等戶外活動。何維克大街(Höheweg)是主要街道,兩旁有商店、餐廳和酒店,可遠眺少女峰。

2. 勞特布魯嫩(Lauterbrunnen)
山谷中的小鎮,以72條瀑布聞名,被稱為「瀑布之谷」。陡峭的懸崖和瀑布構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宛如仙境。是前往少女峰、溫根與米倫的重要交通點。

3. 米倫(Mürren)
坐落於勞特布魯嫩谷地上方,是一個擁有傳統瑞士木屋的無車小鎮,,被雪山環繞,視野開闊,風景如畫。是前往雪朗峰(Schilthorn)的入口。

4. 溫根(Wengen)
只能搭火車抵達的無車小鎮,可俯瞰勞特布魯嫩山谷全景,遠眺少女峰,擁有壯觀的山景與寧靜氛圍。冬季是滑雪勝地,夏季則是徒步旅行的好去處。

5. 格林德瓦(Grindelwald)
艾格峰、僧侶峰與少女峰三座著名山峰環繞,是欣賞瑞士經典山景的絕佳地點。是滑雪、健行的天堂。也是通往少女峰鞍部、菲斯特-巴克普湖及搭乘艾格快車的交通樞紐。

6. 梅林根(Meiringen)
以福爾摩斯故事中的「萊辛巴赫瀑布」聞名,是偵探小說迷的朝聖地。位於山谷中,周圍有瀑布和山脈,自然風光優美。是通往琉森景觀列車與中央阿爾卑斯山區巴士的啟發站。

7. 布里恩茨(Brienz)
位於布里恩茨湖畔,以木雕工藝和傳統瑞士風情聞名。湖水清澈,周圍被山脈和森林環繞,風景寧靜優美。是遊船與搭蒸汽火車登山的交通點。

8. 施皮茨(Spiez)
位於圖恩湖畔的小鎮,以葡萄園和古老的城堡聞名。湖邊風景如畫,適合遊船和散步。施皮茨城堡(Spiez Castle)是必訪景點,周圍有美麗的花園與葡萄園。

9. 圖恩(Thun)
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圖恩湖畔,擁有中世紀風格的建築。圖恩湖清澈見底,周圍被山脈環繞,湖光山色十分迷人。城市中心的圖恩城堡(Thun Castle)可俯瞰城市與湖泊美景。

伯恩高地交通
19世紀末,伯恩高地作為歐洲貴族心儀的渡假勝地,鐵路交通應需逐步開通,時至今日,通往首都伯恩、琉森湖、日內瓦湖及瓦萊州的網路已建置完備。這個十字型的路線加上少女峰地區的鐵路,與瑞士其他地區一樣,因應歷史與地形因素,是多個私鐵公司與不同軌距組成的路網。

1. 南北向鐵路
伯恩-勒奇山-辛普朗鐵路(Bern-Lötschberg-Simplon-Bahn,簡稱BLS),是瑞士聯絡法國與義大利的重要動脈。由伯恩出發,在圖恩進入伯恩高地,經坎德施泰格,穿越伯恩阿爾卑斯山的勒奇山隧道(Lötschberg Tunnel)到達瓦萊州的布里格(Brig)。
其實勒奇山隧道有新舊兩個隧道,分別承載著不同的歷史與功能。1913年竣工的勒奇山隧道(下圖左,細黃線),全長約14.6公里,最高點海拔約1,240米。這條隧道採用單線設計,部分路段設有會車點,至今仍為區域列車提供服務,例如前往歐士能湖(Oeschinensee)景區的列車便依賴這條舊線路。2007年新建的勒奇山基線隧道(Lötschberg Base Tunnel,下圖左,粗黃線),全長達34.6公里,僅次於聖哥達基線隧道。最高點海拔約828米,其中三分之二的路段為雙孔單線設計,剩餘三分之一則為單孔雙線,允許列車同時雙向行駛。其設計時速可達250公里/小時,大幅提升了車流量與運輸效率。作為瑞士「阿爾卑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勒奇山基線隧道的建設旨在將貨運從公路轉移至電化鐵路,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新隧道也顯著縮短了南北歐之間的旅行時間,進一步提升了鐵路運輸的效率和安全性。
BLS鐵路是標準軌,因此瑞士國鐵SBB或其他跨境列車(如EuroCity, EC),也會在路段出現。尤其東、西向茨魏西門(Zweisimmen)到茵特拉肯的標準軌也由BLS建置維護,在以前由蒙特勒經茵特拉肯到琉森,得由窄軌換寬軌再換窄軌,要換三趟車。


2. 東西向鐵路
與南北向的伯恩-勒奇山-辛普朗鐵路(BLS)相比,伯恩高地的東西向鐵路是一條著名的金色山口線(GoldenPass Line)。此火車線在1916年提出時,是希望連結蒙特勒(日內瓦湖)、茵特拉肯(圖恩湖、布里恩茨湖)與琉森(琉森湖)三大景區,1924年更成立金色山口協會(GoldenPass Association)全力推廣。

但是地理與工程科技是「金色山口線」構想的攻克關鍵,由上圖可以看出由蒙特勒湖區出發,必須立刻翻越1100米高的的山岳到蒙特巴瓦(Montbovon),過了格斯塔德還要翻越1275米高的薩內默澤(Saanenmöser),20世紀初的火車路線設計坡度達到3.0%、由於大於標準軌(1,435mm)最大坡度2.5%的限制,因此必須用窄軌(米軌)。但過了茨魏西門(Zweisimmen)之後,到茵特拉肯兩湖區域就適用於標準軌。可是從邁林根到琉森,馬上面臨布倫迪山口(Brünig Pass)時,1916年建成路線時的坡度高達12%,只能使用窄軌齒條系統。
因此,整個「金色山口線」依營運公司可分為三段,第一段蒙特勒到茨魏西門的窄軌,由蒙特勒-奧伯蘭-伯恩斯鐵路公司(Montreux Oberland Bernois, MOB)經營,全景列車由湖區進入山區,經過格施塔德(Gstaad)等高山村莊,周圍是連綿的雪山和綠色的牧場。第二段茨魏西門至茵特拉肯的標準軌,由前述負責南北向鐵路的BLS公司經營,不過這段路程又分兩段,茨魏西門到施皮茨是BLS的R11區間車,施皮茨到茵特拉肯則可換乘國鐵SBB的IC城際列車或RE區間快車,整個車程約一個半小時,風景主要是圖恩湖。第三段是琉森-茵特拉肯快線的齒條窄軌,全長74公里,由中央鐵路公司(Zentralbahn, ZB)經營,通過布倫迪山口後,有美麗的龍疆湖,沿途湖光山色,是瑞士典型名信片的風景線,許多外國的跨國短期遊團都會選擇這段旅程。我們第一次到瑞士跟團就走這裡,旅行社號稱的景觀列車(PE),事實上是IR跨區列車頭等艙,也只有多來幾次才能看出端倪。
所以,由蒙特勒到琉森依「金色山口線」安排要換4趟車,從蒙特勒經茨魏西門、施皮茨、茵特拉肯到琉森,當然旅客極少不在茵特拉肯下車遊覽;因此,第一要務是希望蒙特勒到茵特拉肯能一車到底。MOB在1930年代就有增加第三條軌道的想法,一直到2008年才因為預算與施皮茨施工困難才放棄;取而代之的是,在車廂下方安裝可變軌距轉向架,在茨魏西門安裝軌距調整坡道,將轉向架從米軌距轉換為標準軌距,反之亦然。但兩段電氣化系統不同,需換機車頭推或拉。此技術的成功,使MOB新推出的金色山口直達特快列車(GoldenPass Express, GPX),可以不用換車由蒙特勒直達茵特拉肯,這項服務於2023年經驗證後開通。不過,「直達特快列車」是與MOB公司本來就有,行駛窄軌到茨魏西門的「全景」(Panoramic)、「美好年代」(Belle Epoque)兩種金色山口列車相比較,事實上從蒙特勒至因特拉肯之間共有8個停靠站,並非「直達」,且「窄軌」列車在山區行駛時車速較慢,也稱不上「特快」。若真要節省時間,旅客可以選擇利用「標準軌」的南北向的鐵路,繞行伯恩可節省近1小時,繞行布里格(Brig)也能快上約10分鐘。以下是「金色山口線」全景列車的整理。







3. 少女峰地區鐵路(5段私鐵)
要瞭解少女峰地區鐵路,先要知曉此區的地形。跟瑞士很多著名景區一樣,在平原、淺山或湖區傲然聳立的山峰,都使人們有征服的衝動與覽勝的欲望。工業革命後,瑞士的鐵路建設一直是世界前沿,此區的鐵路建設可謂典範。
由以下的少女峰地區全景圖可以看出,從茵特拉根出發可以借助兩個谷地,分別是右側的勞特布龍嫩山谷(Lauterbrunnental)與左側到格林德瓦的呂奇嫩山谷(Lütschinental)前往少女峰。1890年建成的伯恩高地鐵路(Berner Oberland Bahn, BOB)首先完成茵特拉肯到勞特布龍嫩與格林德瓦22.4公里的路網,為標準軌距(1435毫米),只有坡度大(最高達12.5%)的部份路段採用齒條系統。
隔年1891年,完成勞特布倫嫩-米倫山區鐵路(Bergbahn Lauterbrunnen-Mürren, BLM),這條座落在半山腰平台的短程鐵路是無齒輪的窄軌(800毫米)系統,全長只有4.8公里,還必須由格呂奇阿爾普(Grütschalp)搭1.4公里長的纜車才能回到勞特布倫嫩。
1893又完成兩條鐵路,一條是重要的溫根阿爾卑鐵路(Wengernalpbahn, WAB),分別由勞特布龍嫩與格林德瓦爬至小夏戴克,由下圖清楚的可以看到,勞特布龍嫩河谷到溫根山腰平台落差很大,因此最大坡度達到25%,使用窄軌(800毫米),全長19.11 公里,是世界最長的齒軌鐵路。但因為車速不快,勞特布龍嫩、格林德瓦至小夏戴克分別是47、33分鐘。
另一條鐡路徐尼格觀景台鐵路(Schynige Platte-Bahn, SPB),與WAB類似,採用窄軌(800毫米),全程齒軌系統,長7.25公里,單程52分鐘。觀光鐵路性質,採用19世紀古典火車頭。
攻克少女峰的最後一哩路,是1912年最後完成的少女峰鐵路(Jungfraubahn, JB),為了不超過最大坡度25%的限制,乾脆在艾格峰和僧侶峰出體內部挖隧道,採用1,000 毫米窄軌,全程齒軌,終點少女峰車站是歐洲最高鐵路站(3,454m)。少女峰鐵路工程於1896年動工,面臨極端氣候、高海拔與隧道工程的技術挑戰,歷16年才完工。如此艱辛,為何選擇纜車替代呢? 主要是少女峰全年積雪、強風、冰凍和暴風雪頻繁,纜車安全、維護不易,全年停用時間長;鐵路四季不封閉,運量大,觀光效益高。



很明顯的,這五條私鐵的軌距、齒輪系統(有Riggenbach與Strub兩種)各有不同,無法銜接。所以要上少女峰必須先搭乘伯恩高地鐵路(BOB)到勞特布倫嫩或格林德瓦,換乘溫根阿爾卑鐵路(WAB)到小夏戴克,再換乘少女峰鐵路(JB)。1994年,三條鐵路合併成立少女峰鐵路集團(Jungfraubahn Holding AG),換乘行車時間都有計畫性銜接。2020年12月5 日,艾格快線(Eiger Express)三索纜車(3S gondola)正式營運,從格林德瓦轉運站(Grindelwald Terminal )可以直達艾格峰冰川站( Eigergletscher),換搭少女峰鐵路,無須搭乘溫根阿爾卑鐵路(WAB),縮短行程約30分鐘。

4. 少女峰攻頂交通方式
要瞭解少女峰地區鐵路,先要知曉此區的地形。跟瑞士很多著名景區一樣,在平原、淺山或湖區傲然聳立的山峰,都使人們有征服的衝動與覽勝的欲望。工業革命後,瑞士的鐵路建設一直是世界前沿,此區的鐵路建設可謂典範。
下表是依據2025年國鐵SBB APP實際班表計算由茵特拉肯東站到少女峰車站的時間,其實來景區覽勝,省半個小時不是重點,因為搭乘火車或纜車也是賞景的大好機會。建議採取1、2案分別上下,若有時間在各美鎮停留,可單獨搭第3案的格林德瓦-小夏戴克段火車,就可算是功德圓滿了。
搭乘艾格快線主要是提早搭到艾格冰河站的前一班少女峰鐵路班車,省了30分鐘,但在格林德瓦轉運站是否能在15分鐘內不用排隊就搭到纜車也是問題。所以,交通方案的選擇應該從賞景的觀點出發,而非時間的節省。

5. 少女峰地區纜車、索道與郵政巴士
往少女峰可純搭火車或搭配艾格快線,四週多個景區,則需搭乘纜車。往雪朗峰要搭兩段纜車,中間米倫還有一個阿爾門布爾登索道,4分鐘到達山頂的兒童遊憩場。若要往菲斯特與巴克普湖,則需在格林德瓦搭乘菲斯特纜車。比較讓遊客忽略的是由格林德瓦到溫根在曼利興換乘的兩段式纜車,山景壯麗,往溫根大型纜車有「皇家體驗」露台,是難得的體驗。


少女峰地區的交通以火車為主、纜車為輔,郵政巴士比較重要的是141線(交通圖右上方),供雪朗峰下來的纜車在施特歇爾貝格(Stechelberg)換乘,這裡也有停車場,但人滿為患,都是回勞特布龍嫩的旅客。
羅森勞伊(Rosenlaui)線(交通圖左側)由邁林根(Meiringen)到大夏戴克山口(Grosse Scheidegg)的巴士,是瑞士最美山谷巴士線之一,運行時間5月至10月。我們本來有規劃此線,由邁林根出發,遊完阿勒峽谷(Aareschlucht)後,搭郵政巴士往格林德瓦搭艾格快線,實際操作時,發現要換多次巴士,最後還是到茵特拉肯再轉格林德瓦。

6. 伯恩高地週邊景點
(1) 巴倫貝格露天博物館(Ballenberg Open-Air Museum)
這是瑞士唯一的露天博物館,佔地66公頃,展示了瑞士鄉村的日常生活。在這裡,遊客可以探索並參觀由瑞士各地拆遷過來的110座歷史建築。現場還展示了超過30種傳統手工藝,並有200隻農場動物供遊客觀賞與認識。此外,眾多展覽和活動也邀請遊客一同參與,讓遊客用所有感官體驗瑞士。

(2) 中央阿爾卑斯山口郵政巴士路線(Central Alps Passes PostBus Route)
瑞士的中央阿爾卑斯山(Central Alps)擁有壯麗的高山景觀,郵政巴士由邁林根出發,帶遊客輕鬆穿越穿越格里姆瑟爾(Grimsel)、尼芬(Nufenen)、聖哥達(Gotthard)、蘇斯滕(Susten)等四個險峻的阿爾卑斯山口,中午在義大利風情的小鎮艾羅洛(Airolo)用餐,也會經過以冬日陽光聞名的安德馬特(Andermatt),旅程208公里, 8 小時 45 分鐘回到邁林根。

(3) 龍疆湖(Lungernsee)
龍疆湖因地處山谷間,湖水顏色隨天氣變化而呈現不同的藍綠色調,宛如一顆靜謐的寶石,被瑞士旅遊愛好者譽為「最適合放空的湖泊」。

通行證的選擇
少女峰地區的交通,我們在前面已介紹過,由茵特拉肯上少女峰,最少有三組火車或兩組火車加艾格快線纜車,只有一天時間攻頂就直接買很貴的少女峰鐵路票;超過一天,有多種通票可以選擇搭配,這又牽涉整個行程是在少女峰地區,或伯恩高地,或瑞士多個區域,甚至是跨國旅遊,而行程天數更是關鍵。各種通票時間愈長,平均價格愈低,瑞士當然是希望增加旅客在境內的過夜天數。因此,要規劃此區的自助,可得費點功夫。
瑞士消費本來就是世界最貴,許多火車旅遊團也是購買通票,而自由行更要善用通票。如果沒有通票,從茵特拉肯上少女峰車站,來回票要223.8瑞郎(2025年價格,可以選擇全部火車或搭配艾格快線),早安票也要180瑞郎(限定13:17下山),而三天的「少女峰旅遊通票」才210瑞郎(半價卡165瑞郎),加上最後一程艾格冰河站到少女峰車站來回75瑞郎,實在比較划算。以下是此區可用的通票。
1. 歐洲跨國性通票
歐洲鐵路全境通票(Eurail Global Pass),在瑞士使用特別方便,只要「瑞士旅行通票」火車線(含S-Bahn通勤列車)全部適用,而且不像義大利、法國喜歡強制訂位,雖然只包火車不含公車,不過其價格實在親民,還有長者(60歲以上)優惠,我們買了三個月一等艙長期通票,一張約1044瑞郎;在瑞士待了45天,若是買「瑞士旅行通票」一等艙要2264瑞郎,這差價搭再多的公車也補不回來。還不用說,歐鐵通行證仍餘一個半月可在其他國家使用。
2. 瑞士全國性通票
(1) 瑞士旅行通票(Swiss Travel Pass)
瑞士旅行通票是懶人神器,火車、公車跳上去就對了,遊船部份也免費。在琉森湖附近的瑞吉山、石丹峰丶施圖斯三大名勝交通門票亦免費。問題是在少女峰地區,溫根阿爾卑鐵路(WAB)與少女峰鐵路(JA)都只減價25%,到少女峰車站來回還要加148瑞郎。此區博物館少,公車線路不多,有點無用武之地。但如果有其他遠距行程結合,當另做考慮。跟大多數通票一樣,選擇時間愈長,每天平均價格愈便宜,例如15天通票價格還不到3天的兩倍。

(2) 瑞士旅行通票彈性版(Swiss Travel Pass Flex)
如果在少女峰地區買了其他通票,但其他行程仍然以瑞士旅行通票為主,可以選擇彈性版。

(3) 瑞士半價卡 (Swiss Half Fare Card)
瑞士半價卡有效期為一個月,120瑞郎,平均一天4瑞郎,坐一趟公車就賺回來了。基本上就是瑞士旅行通票有效範圍的火車、巴士與遊船,享有「最高」半價的優待。瑞士旅行通票很多景點、纜車有折扣時,半價卡也跟著有折扣。「半價」實際上是低於50%折扣的意思,但買其他通票時,如伯恩高地通行證也有7折優惠就很有感。正如大家都有注恴到的反常情形,少女峰地區的溫根阿爾卑鐵路(WAB)與少女峰鐵路(JA)瑞士旅行通票是75折,半價卡卻是對折,來回票省了49瑞郎。
(4) 優惠日票(Saver day pass)
優惠日票就是一日的瑞士旅行通票,但不包括博物館。可訂購六個月之內不含當天的日票,廣告表明的最低價52瑞郎及使用半價卡29瑞郎,應
是六個月前的二等艙預訂價格,若是預訂明日的日票,就是最低價的兩倍。其價格每日不一樣,半價卡會依29/39/49/59/69級距上昇,越早購買,價格就越優惠。如果不嫌煩的話,可以連續三日訂日票,會比三日的旅行通票便宜,但是15日長期票就不必了,因為還要加上半價卡,占不到便宜。我們使用優惠日票的時機是「中央阿爾卑斯山口郵政巴士路線」,這個接近9個小時旅程的價格是175瑞郎,差價極大;就算擔心天氣狀況,買隔日的半價日票69瑞郎也比半價卡的87.7便宜,壞處是若正值熱季,有可能沒座位了。
3. 瑞士地區性通票
(1) 伯恩高地通行證(Regional Pass Berner Oberland)
伯恩高地通行證簡稱OB-Pass,是專為探索瑞士伯恩高地設計的通票,涵蓋自然景觀與著名景點,除了火車、巴士、遊船,也包括其他通票沒有的纜車與索道,如果時間較多,準備探訪伯恩高地,此通票是很好的選擇,尤其有半價卡還能打7折。我們在2024年使用OB-Pass 8天,遍訪兩湖四週的山峰,比較可惜的是以蒸氣火車聞名的里恩茨羅特峰(Brienzer Rothorn)因天災關閉(2025年5月重新營運),也免費搭乘了艾格快線纜車,而2025年此線只能減25%票價,但增加雪朗峰免費行程。瑞士通票每年優惠都會異動,購買前要詳細核對其適用範圍。

(2) 少女峰旅遊通票(Jungfrau Travel Pass)
少女峰旅遊通票可能是到少女峰必備的通票,除非真的只有一天攻頂的時間,最少化個三天週遊少女峰地區名勝,選擇其中較好的天氣上山,是較佳的安排。

(3) 茵特拉肯賓客卡(Interlaken Guest Card)
在因特拉肯地區的旅館、民宿、青年旅館、露營地等過夜,住宿方會免費提供茵特拉肯賓客卡,可以享受免費鎮內交通與各種折扣優惠。
我們第一次上少女峰住在溫根,用的是瑞士旅遊通票與少女峰旅遊通票;第二次來,住在茵特拉肯西站,除了艾格快車與格林德瓦-曼利興-溫根纜車外,沒有在少女峰地區活動,而是擴大為伯恩高地,用的是歐鐵通票+瑞士半價卡+伯恩高地通票,另外為了中部阿爾卑斯山之旅又買了優惠日票,幾乎所有通票都用上了。茵特拉肯賓客卡免費也帶在身上,但因市鎮不大,走路比較方便,但到任何景點還是會問那種卡比較優惠。
4. 通票比較
下表是在此區可運用的通票比較,整理非常耗時,雖然都有通票地圖可資參考,但還是有些景點的折扣,即使查官網也不見得說的明白,所以本表只供參考,以現場或即時網路價格為准。不過透過此表大致的比較,我們可以有下列的建議提供參考:
(1) 如果是在少女峰三天左右的行程,則應購買「少女峰旅遊通票」
(2) 如果在兩湖區域有一週以上的時間,則應購買「少女峰旅遊通票」+「伯恩高地通票」,要注意的是用「半價卡」買伯恩高地通票,六天期省下的錢就等於一張半價卡的價格。
(3) 如果在整個伯恩高地活動,且還有其他行程,則可以選擇「瑞士旅行通票彈性版」,在此區不要使用,或是以「半價卡」+「少女峰旅遊通票」+「伯恩高地通票」的組合,機動使用「優惠日票」。
當然,如何配套要視瑞士總行程、此區活動範圍、期程及選擇的景點做最後定奪。

結語
毫無疑問的,少女峰地區是瑞士湖光山色的經典代表,在國際成名超過百年,幾乎成為是否到過瑞士的證書。也因此成就了少女峰鐵路的自信,價格超越群倫,是瑞士旅遊通票唯一無法涵蓋,只能打25折的火車線。時至今日,瑞士已開發了很多的景區,風景完全不遜於少女峰,氣候條件也比較好,所以跟團一日遊沒有達標也不必得失太重。若將兩湖地區擴展至伯恩高地,在此停留時間足夠,從容選擇好天氣攻少女峰,不也是美事一樁?